但事实却是,不管是2014年油价为100美元每桶还是今年低于50美元每桶,页岩油行业都靠举债维持。
因而,从理论上说,对原油产量不会造成很大的减产,对油价上涨不会产生急剧拉升的动力。截止5月26日,美国EIA石油产量每日新增2.2万桶至934.2万桶,创21个月新高,一再刷新2015年8月以来的产量记录,同峰值每日960万桶的差距不足3%。
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也应慎重投资涉入,预防政治性风险发生。为此,油价短期内不会大幅上升,国际社会用不着为此过度担忧。附图RSI指标三线向下延伸。即便对石油价格产生影响,也是非常短期的、有限的。很显然,只有当该事件无法对欧佩克减产协议或欧佩克团结产生影响情况下,才会对油价产生中长期影响。
然而,由于市场推测欧佩克及其盟友延长减产协议不足以让全球库存减少,布伦特油价此前曾跌破每桶50美元,所以即便此次事件对整个世界油市价格会带来一定影响,这种影响也不足以影响世界油价平衡走势的基本格局。有事实为凭,从原油四小时走势图来看,亚盘中K线价格一度短线冲高,亚市午盘后又呈现回落态势,表明布林带中轨压制强劲,目前油价在中轨下方48美元附近运行,上方阻力48.50美元。既然减产能带动原油价格飙升,何乐而不为?对于石油输出国而言,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最终指向份额,而减产协议是一场价格与市场份额的博弈。
作为国际原油市场的标杆,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est Texas Intermediate,WTI)和布伦特原油(Brent Oil)指数不断跳水。2017年2月,阿美石油公司已告知美国摩根大通银行、摩根士丹利银行和英国汇丰银行,选定他们担任首次公开募股(IPO)的承销商。可以说,市场对页岩油增产的前景几乎毫不怀疑,令人怀疑的是美国对油价的态度。5月25日,OPEC和非OPEC产油国决定延长减产协议,油价大跌。
他表示,油价120美元一桶的时候,美国进口量很大,他们清楚其中的暴利空间有多大,所以干脆自己开发页岩油,不仅赚钱还能缓解进口压力。OPEC:在价格与份额间抉择北京时间2017年5月26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即OPEC)和非OPEC产油国决定延长此前达成的减产协议至2018年3月,为期9个月。
10天后,多个中东国家因伊朗问题宣布与卡塔尔断交考虑到北极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投资效益等问题,亚马尔公司为液化气厂工程建设选定了模块化方案:将液化气厂分解成一个个工艺模块在工厂建好,再用船将模块运到亚马尔工地,像拼插乐高玩具一样组装到一起,蒋奇说。在保证建设标准的前提下,中国企业的模块建设成本控制优于东亚地区的竞争对手,中方制造的模块在亚马尔工地更容易准确对接和安装。其中俄罗斯现代商船公司为亚马尔项目建造的首艘ARC7冰级液化气船已于2016年1月下水,总长度达299米,宽50米,可一次性运输17万立方米液化气。
但只有在9月份这条航道上才基本是开阔水域,而且根据俄北极航道管理局的要求,所有通过东北航道的船只都需专门的破冰船开路或护航。亚马尔液化气项目的天然气田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北部的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液化气外输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破冰,蒋奇说,在每年7月到11月的夏季,液化气运输船可沿北极东北航道,穿过白令海峡和太平洋西北海域,历时19至21天抵达中国。此外,中国模块厂还完善了在模块建设、监造、试车和运输方面的标准化管理,实现了与欧美标准对接。
在目前中方对俄投资最大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中,中俄合作双方充分发挥北极航道作用,建造运输油气和建筑模块的破冰船,并促进中方完善液化气工程模块建造工艺和标准化管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俄罗斯公司总经理蒋奇日前在位于北极地区的亚马尔液化气项目工地对记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通过参与这一项目,中方各单位积累了在北极地区开发油气资源的宝贵经验,对极寒地区工程建设的工艺和技术有了更深了解,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广泛构建发展了合作关系,为后续项目开展和拓展中俄油气合作奠定了基础。
据蒋奇介绍,在建的亚马尔液化气厂的3条生产线将分别于今年年底前及明后两年投产,待全部投产后可每年生产1650万吨液化气和100万吨凝析油。在气候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北极地区开发油气资源,需大规模运用科技工程解决建设和生产问题。
2013年中石油受俄政府和俄诺瓦泰克公司邀请进入亚马尔项目,目前中石油和中国丝路基金分别在亚马尔液化气公司(简称亚马尔公司)参股20%和9.9%,该项目投资总额为300亿美元。据介绍,在冬季,销往亚太市场的液化气需先由破冰运输船沿北极西北航道运抵比利时的泽布吕赫港,然后把液化气转运到常规运输船上,再穿过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总航行时间为39至44天。据蒋奇介绍,为了给亚马尔等北极项目的运输船保驾护航,俄罗斯国家核动力船舶公司还新建了北极号破冰船。蒋奇最后表示,中方的投资、融资和天然气市场是实施亚马尔项目的重要条件。2016年7月下水的这艘破冰船配有两个核动力反应堆,可破除3米厚冰层。蒋奇认为,通过参与亚马尔液化气项目,中国模块厂在高端液化气工程模块制造方面实现了突破,在中国青岛地区形成了液化气工程模块建设产业带。
中国船舶制造企业积极参与亚马尔项目,蒋奇说,例如广船国际公司在2016年1月和4月分别交付了两艘ARC7冰级重载甲板运输船,能在1.5米冰厚的海况下保持2节航速,主要承担将大型海洋工程模块运到亚马尔项目工地的任务。同年11月,该企业又开始为亚马尔项目建造一艘ARC7冰级凝析油运输船,该船也采用吊舱推进系统,船艏船尾双向破冰,载重量达4.45万吨。
为确保运输安全,亚马尔公司专门设计制造了15艘可破1.5米厚浮冰的ARC7冰级液化气运输船在目前中方对俄投资最大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中,中俄合作双方充分发挥北极航道作用,建造运输油气和建筑模块的破冰船,并促进中方完善液化气工程模块建造工艺和标准化管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俄罗斯公司总经理蒋奇日前在位于北极地区的亚马尔液化气项目工地对记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据介绍,在冬季,销往亚太市场的液化气需先由破冰运输船沿北极西北航道运抵比利时的泽布吕赫港,然后把液化气转运到常规运输船上,再穿过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总航行时间为39至44天。在保证建设标准的前提下,中国企业的模块建设成本控制优于东亚地区的竞争对手,中方制造的模块在亚马尔工地更容易准确对接和安装。
液化气外输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破冰,蒋奇说,在每年7月到11月的夏季,液化气运输船可沿北极东北航道,穿过白令海峡和太平洋西北海域,历时19至21天抵达中国。其中俄罗斯现代商船公司为亚马尔项目建造的首艘ARC7冰级液化气船已于2016年1月下水,总长度达299米,宽50米,可一次性运输17万立方米液化气。通过参与这一项目,中方各单位积累了在北极地区开发油气资源的宝贵经验,对极寒地区工程建设的工艺和技术有了更深了解,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广泛构建发展了合作关系,为后续项目开展和拓展中俄油气合作奠定了基础。中国船舶制造企业积极参与亚马尔项目,蒋奇说,例如广船国际公司在2016年1月和4月分别交付了两艘ARC7冰级重载甲板运输船,能在1.5米冰厚的海况下保持2节航速,主要承担将大型海洋工程模块运到亚马尔项目工地的任务。
同年11月,该企业又开始为亚马尔项目建造一艘ARC7冰级凝析油运输船,该船也采用吊舱推进系统,船艏船尾双向破冰,载重量达4.45万吨。为确保运输安全,亚马尔公司专门设计制造了15艘可破1.5米厚浮冰的ARC7冰级液化气运输船。
在气候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北极地区开发油气资源,需大规模运用科技工程解决建设和生产问题。亚马尔液化气项目的天然气田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北部的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
2016年7月下水的这艘破冰船配有两个核动力反应堆,可破除3米厚冰层。据蒋奇介绍,为了给亚马尔等北极项目的运输船保驾护航,俄罗斯国家核动力船舶公司还新建了北极号破冰船。
此外,中国模块厂还完善了在模块建设、监造、试车和运输方面的标准化管理,实现了与欧美标准对接。据蒋奇介绍,在建的亚马尔液化气厂的3条生产线将分别于今年年底前及明后两年投产,待全部投产后可每年生产1650万吨液化气和100万吨凝析油。蒋奇认为,通过参与亚马尔液化气项目,中国模块厂在高端液化气工程模块制造方面实现了突破,在中国青岛地区形成了液化气工程模块建设产业带。蒋奇最后表示,中方的投资、融资和天然气市场是实施亚马尔项目的重要条件。
但只有在9月份这条航道上才基本是开阔水域,而且根据俄北极航道管理局的要求,所有通过东北航道的船只都需专门的破冰船开路或护航。2013年中石油受俄政府和俄诺瓦泰克公司邀请进入亚马尔项目,目前中石油和中国丝路基金分别在亚马尔液化气公司(简称亚马尔公司)参股20%和9.9%,该项目投资总额为300亿美元。
考虑到北极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投资效益等问题,亚马尔公司为液化气厂工程建设选定了模块化方案:将液化气厂分解成一个个工艺模块在工厂建好,再用船将模块运到亚马尔工地,像拼插乐高玩具一样组装到一起,蒋奇说全国成品油价格指数运行结果表明,本报告周期92#汽油平均价格报收于6395元/吨,较前一报告周期下跌18元/吨(折合0.01元/升)。
综合来看,全国汽柴油平均价格均继续回落。国际市场方面,美国能源信息署(EIA)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2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329.5万桶,上周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加,该消息利空国际油价。